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,適應經(jīng)濟全球化和海上保險市場發(fā)展對法律環(huán)境提出的要求,以國際海事委員會主導的海上保險法協(xié)調(diào)運動和各國海上保險法的變革為特征,沉寂已久的國際海上保險法律體系出現(xiàn)了新變化,國際海上保險法律新秩序正在形成。
從海上保險的原創(chuàng)地和大本營、航運金融根據(jù)地——英國出發(fā),誕生了全球五大金融中心:倫敦、紐約、中國香港、新加坡和東京,誕生了三大全球金融中心:倫敦、紐約、香港。
2020年09月25日,英國智庫Z/Yen集團發(fā)布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(shù)(GFCI 28)。排名顯示,上海超越東京,首次躋身全球第三名,僅次于紐約、倫敦。但是,本律師認為,上海排名第三的說法,僅僅具有經(jīng)濟效益上的意義。畢竟,上海既沒有通過國際商務游戲規(guī)則中的中國話語權,來宣示這個成果,也沒有人民幣全球化的中國金融全球化的產(chǎn)業(yè)鏈體系,來支撐這個成果,更沒有中國商法、金融法全球化運作的實力體系,來捍衛(wèi)這個偉大成果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》,自1993年07月01日起施行,尚未修改?!吨腥A人民共和國保險法》,制定于1995年06月30日,自1995年10月01日起施行,第一次修正于2002年,修訂于2009年,第二次、第三次分別修正于2014年、2015年。這兩部法律的施行日期,從七一,到十一,似乎隱含著黨建偉業(yè)和建國偉業(yè)在新時代的課題。
英國《1906年海上保險法》是一部對很多國家的海上保險立法都有重要影響的法律,被世界各國視為海上保險法的范本。英國商法,主導著國際商務游戲規(guī)則,英國海商法,等同于國際海商法。海上保險,是保險的起源;保險,又是聯(lián)結(jié)產(chǎn)業(yè)和資本的樞紐工程。
鑒于海上保險全球化運作的經(jīng)濟規(guī)模和大一統(tǒng)的國際秩序,這個市場的話語權體系,要么是由中國來主導,要么是由外國來主導。海上保險的亞太市場權重越來越大,那么中國提供海上保險服務的供應鏈改革,將推動我國《海商法》和《保險法》進一步完善的體制和機制,并合成為海上保險中國化的行業(yè)縱深和經(jīng)濟規(guī)模,最后匯聚為中國海上保險法的立法成果。立法成本太高,在所不論,但是商法、海商法、保險法的改革創(chuàng)新,有賴于海事律師、仲裁員、船東、保險人和理算師等航運精英的齊心協(xié)力。
特此倡導:“海上保險中國化,中國保險全球化”。
全球金融中心指數(shù)_百度百科 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5%85%A8%E7%90%83%E9%87%91%E8%9E%8D%E4%B8%AD%E5%BF%83%E6%8C%87%E6%95%B0/1555912?fr=aladdin
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_中國人大網(wǎng) http://www.npc.gov.cn/wxzl/gongbao/1992-11/07/content_1479260.htm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》1995年版_許益希_新浪博客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6142afc10102x24w.html
1906年海上保險法_百度百科 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1906%E5%B9%B4%E6%B5%B7%E4%B8%8A%E4%BF%9D%E9%99%A9%E6%B3%95/5755557?fr=aladdin